利用零花钱培养孩子理财观
最近,徐女士6岁的女儿迷上了一种游戏棋,女儿可以凭借虚拟货币,按照游戏设定的小环节进行消费:比如交水费花掉5角;卖掉玩具车可以赚9角;上课迟到又会减去3角……
孩子玩得乐此不疲。这也引发了徐女士的思考:有没有必要给孩子一些真正的零用钱,让她练习怎样消费呢?孩子现在的年龄是否合适?零花钱又该给多少?怎么给?
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可支配零花钱
“君子开口不谈钱,是过去的一种观念。但我们要告诉孩子,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不能把钱完全看做一个‘恶’的东西,钱应该能够为人所用。”小学六年级(5)班甘佳硕的父亲这样说。在很多家长看来,以零用钱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孩子对于金钱的驾驭能力,在当下很有必要。
曾供职于《》的资深郑晓舟也认可这种观点,儿童财商教育是她近几年关注的话题。如何分辨必要或不必要消费,如何延迟满足,如何为梦想而储蓄……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零用钱已经成为郑晓舟手中教育孩子的工具。
“有些家庭对孩子管教很严,甚至一分钱都不给孩子,这类孩子在生活中完全没有自己支配金钱的机会。也有一些家庭对孩子出手阔绰,甚至把爱转化成钱。”教育专家认为,家长这两种极端做法都不明智,孩子应该拥有自己能支配的零用钱,“一般而言,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到了可以拥有零用钱的年龄。”
零用钱额度根据孩子现实需要确定
那么,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合适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认为,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额度,应该根据孩子现实的物质需要确定。如果手里的零用钱孩子什么也买不起,那零用钱就失去了意义。一般来说,一周给孩子零用钱的额度,应该基本够孩子满足一个最低消费愿望。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由于集体活动的机会增加,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零花钱的发放形式和发放频率,在不同家庭间差异很大,但在零用钱的支配上,受访的家长、教师和专家,观点较为统一:支持孩子自主支配,而且在小宗消费上,允许孩子试错。
洪明说,家长在处理孩子零花钱的问题上,最终还是应该落实到“生活教育”。在他看来,理财教育更适合以家庭为单位整体开展。因为家长也同样需要指导,甚至是更需要指导。“家长的金钱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个人一生中与钱息息相关,如何进行孩子的理财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生活中见识到钱、使用钱、储蓄钱……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教育。”
这个窍门方法实用吗?利用零花钱培养孩子理财观怎么样?如果喜欢利用零花钱培养孩子理财观,请分享给好友。本文网址:窍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