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 > 振兴先进制造业应避免“泡沫化和脱实向虚”

振兴先进制造业应避免“泡沫化和脱实向虚”

更新时间:2018-01-22 17:39来源:网络整理作者:道来点击:
(黄哲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月13日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强大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带动,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决不能泡沫化。他认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要想成功

(黄哲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月13日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强大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带动,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决不能泡沫化。他认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升级,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就必须做强做优中国制造。

苗圩分析说,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趋势。

第一,“再工业化”战略陆续实施,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发达国家反思并审视“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试图利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加紧抢占国际制造业市场份额,打造新的“世界工厂”。苗圩表示,这些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双向挤压”的竞争态势,优化发展环境、加速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新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智能制造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路径。美国以一批全球领先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为先锋,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苗圩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实现路径,根本上都是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第三,全球化正在寻找新方向,制造业创新合作成为国际合作新亮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在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挑战。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全球化”正在寻找新的方向,从过去由发达经济体主导、强调规则先行,转变到现在新兴经济体开始深度参与,更多强调互利共赢和发展导向。

苗圩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产业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全球前沿,整体上处于技术追赶的后半程。像高铁、通讯设备等部分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了战略攻坚期。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制造将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产业创新方式将更加开放,产业协同、跨界协同、跨境流动将成为普遍现象。

扫描二维码转载到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道州网

    社会

    娱乐

    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