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 > 央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央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更新时间:2018-01-15 23:27来源:网络整理作者:道来点击:
8月24日,央行在其官方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指出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央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商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数字技术使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使用率快速增长,助农阮服务点行政

8月24日,央行在其官方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指出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央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商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数字技术使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使用率快速增长,助农阮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已超过90%,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指标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

8月24日,央行在其官方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指出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央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商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数字技术使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使用率快速增长,助农阮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已超过90%,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指标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

央行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无论是在覆盖面还是在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对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发展和政策支持有机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健全开放包容、适度竞争、鼓励创新、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继续按照放宽准入、深化改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原则,促进农村金融适度竞争。加快农村信用社特别是省联社改革,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大力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适度竞争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二是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围绕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金融创新活动。健全各类产权要素平台,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为抓手,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强化对规模经营、绿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创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中长期投融资机制。

三是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推动政策实施方式由选择性向功能性逐渐转型。综合考虑地区差异、金融风险以及健全金融市场等多种因素,优化、细化正向激励措施,提升政策扶持的精准度。增加普适性、功能性、竞争性政策支持,加速转向奖优奖业务。

四是完善统计考核和绩效评价。一方面要解决统计范围过宽、缺乏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贷款数据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明确与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农民职业化等发展相适应的农业、农村、农民新概念,更好地反映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发挥好统计指标的考核和导向作用。

五是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着力防控农村金融风险。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健全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体系,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更多地利用互联网等电子信息平台,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帮助其实现有效的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和各类违法金融活动,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转载到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道州网

    社会

    娱乐

    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