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何泳)市国资委15日发布《2017年度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在全国国资系统内以国资委为主体发布整体性社会责任报告尚属首次。
提升三项服务能力
为深圳城市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该报告重点阐述市属国资国企如何提升服务深圳城市核心竞争力、服务城市运营和社会民生、服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项服务能力”,争当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创新发展、国企党建“三个全国排头兵”。
报告分五大篇章,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分别阐述市属国资国企在担当城市改革创新推进器、城市服务主提供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力军的责任担当和生动案例,深圳国企十大工匠也在报告中首次亮相。
报告指出,深圳市属全资及控股企业1461家,直管企业25家,控股上市企业24家。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经济比例超过75%,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均保持全国领先。
2017年1-12月份,市属国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96.3亿元,增长165.4%。利润总额8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1.9亿元,增长153.6%。企业累计已交税金总额70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4.9亿元,增长170.8%。
2018年,深圳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财政公共预算比例为25%,更多用于支持和保障民生和社会发展,2020年将提高到30%。
紧扣十九大精神
凸显市属国资国企先锋气质
报告紧扣十九大精神与要求,凸显市属国资国企的先锋气质。报告全篇近50个案例,从25家直属企业及其下属企业的亮眼实践中优中选优,提炼出最具示范意义与影响力,能真正体现“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标杆”的创新责任实践进行披露,“全球首创”“全国首家”“中国唯一”的亮眼案例频现。
报告披露了民生项目的权威数据。例如,地铁集团地铁网络运营达265公里,至2020年底将达413公里,代建和配建逾2.24万套的政府保障性住房;盐田港是全球单体最大和效益最佳的集装箱码头;深圳机场2017年实现旅客吞吐量4561.1万人次;巴士集团成为全球首家纯电动出租车运营企业、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公交运营企业;
水务集团承担深圳市99.86%的供水业务和47.14%的污水处理业务;能源集团成为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燃气集团承担全市100%的管道天然气供应,拥有33个城市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权;农产品公司保障全市9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粮食集团粮食储备规模占全市储备量的66%;
人才安居集团截至2017年底基本落实59个项目,可筹集建设4.5万套人才住房;国信证券累计保荐50家深圳企业上市,保荐198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高新投和中小担为我市2万多家中企业、3.6万多个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深创投已投资我市高新技术企业197家,成功上市29家;深投环保公司2017年全年接收量超全市废物总量60%。
读特新闻+
亮眼数据展示国资国企风采
…营绩效
市属全资及控股企业1461家
市属国资国企就业总人数19.9万人
总资产25552.6亿元 全国第5
』资产9440.1亿元
营业收入4005.2亿元
利润总额861.6亿元 全国第3
上缴税金705.4亿元
成本费用利润率26.2% 全国第2
深圳市国资委下属企业
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造
截至2017年底,混合所有制经济比例
超过75%
截至2017年底,全系统共有基金180支,
总规模超过2700亿元
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属国资国企
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保持全国领先
2017年深圳市国资委共完成
83家“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全力服务城市创新发展
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已建、在建、拟建园区共189个,建筑面积约6406万平方米。
截至2017年底,人才安居集团开工及筹集的人才住房项目25个,共建设筹集人才住房15790套。
截至2017年底,地铁集团代建和配建完成185万平方米、逾2.24万套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天健集团代建累计完成130.5万平方米的政府保障性住房。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累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科技奖250多项、专利1881项,牵头或参与制定标准459项。
积极发展新兴和未来产业
加快搭建深圳国家高新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留仙洞创智云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平台。
积极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 。 2017年深圳市属国资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资产284.4亿元,营业收入105亿元,利润总额7.6亿元。
共建深汕合作区
深圳市国资委2017年与龙岗、坪山、罗湖、深汕特别合作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属国企在四区已投资项目80个,投资金额1478亿元。
绿色发展共建美丽家园
深圳市国资委将绿色理念融入到美丽深圳的整体布局中,推动市属国资国企提升绿色运营水平,大力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在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017年,市属重点企业圆满完成治污保洁任务50项,污染减排任务17项 。
2017年,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投资99.42亿元。
水务集团建设全国首个“半地下式+海绵城市”理念水质净化厂。
能源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完成全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电力企业。
燃气集团“4+4+2”模式锅炉天然气改造,2017年改造锅炉50台,相当于替代重油1.4万吨/年,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8069吨。
海空港和谐生态典范
盐田港荣膺全球首批“国际卫生港口”,已建成的两套岸电10年内可在港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9万吨。
机场集团建成目前民航业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全年月平均光伏发电量可达117.07万度,占深圳机场总用电量的9.32%。
公共交通,绿色出行选择
深圳地铁11号线全流程实行节能环保措施,优先采用再生制动车,真正实现节能降耗。
巴士集团全部公交车实现纯电动化,成为全球首家、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公交运营企业。
菜篮子+米袋子,放心生活保障
农产品公司打造绿色、高效、安全、环保的“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
粮食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科学储粮”号召,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绿色储粮科学研究。
引领城市绿色发展
深能环保创造垃圾焚烧连续安全稳定运行长周期世界记录,建设运营亚洲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垃圾焚烧发电厂,成为国内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领跑者。
深投环保作为“中国环保骨干企业”引领着中国危废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妥善处理全市约60%的工业危险废物。
深圳建科大楼通过各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的运用,使整个楼的资源消耗只有常规楼的50%,荣获“亚太地区绿色建筑先锋奖”。
—放发展,共迎美好时代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走出深圳、走向国际,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勇做深圳经验和深圳模式输出的生力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时代贡献力量。
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在全国30个省份投资528个项目,投资总额2484.1亿元。
扫描二维码关注道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