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近来,巴黎地铁内贩毒吸毒现象引起舆论关注,地铁司机和乘客极度不安,强烈批评有关部门和警方的不作为。警方发现,在地铁从事毒品交易的双方均为身处困境的穷人或非法移民。


据统计,法国近半(48%)17岁的年轻人已经吸过大麻。法国会议员提议对吸毒者处以150至200欧元罚款,取代逮捕和拘留吸毒者的程序,治安部队将可集中力量打击毒品交易。报告强调,其目的是针对在公共空间吸毒的行为提出治理的综合考虑。
大巴黎地区政府决定加强公共交通的执法力度,尤其是地铁4号线和12号线的打击贩毒行动。工会代表日前号召地铁12号线的员工罢工,抗议日益猖獗的贩毒吸毒现象。巴黎公交公司(RATP)、市区和郊区警察局以及检查官已经加强相关工作。
RATP的保安和大巴黎公交警卫大队在打击毒贩的前线,他们在敏感站点“定期小组巡逻”,以保证普通乘客安全。巴黎地铁治安也被纳入“巴黎司法警察总局2018年缉毒计划”。
为了提高相关行动的效率,巴黎检察官将建立一个“有检方领导、目标是解决公交场所贩毒问题”的打击犯罪组织。
“地铁幽灵”特点:流浪者、棚户民
1月19日,连接巴黎北郊欧市(Aubervilliers)与西南郊伊西雷穆利诺(Issy-les-Moulineaux)的地铁12号线上,一位司机讲述了他每天目睹吸毒贩毒的绝望:“我在地铁上工作了30年。吸毒者以前也有,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
《毒品。地铁幽灵》曾经成为《巴黎人报》封面独家报道,展示了两个人吸食可卡因的照片。
巴黎地铁中流行的“商品”是一种叫裂缝(Crack)的可卡因类毒品,但比可卡因便宜得多。这种貌似小石块的物质可以吸食、也可以注射,非常容易上瘾。法国毒品和毒瘾研究所(OFDT)医生Agnès Cadet-Taïrou解释说:“‘裂缝’通过对人体的影响,可以令人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
报道称,“瘾君子”的来历和特征是多样化的,但地铁中的这部分人主要是状况不稳定者,往往住在棚户区或流浪街头。
Cadet-Taïrou介绍说:“‘裂缝’1980年代后期由西印度群岛和圭亚那进入法国大城市。其市场主要在巴黎及周边,比如北郊的圣德尼。在普通大众中,其消费量非常低。”根据最新数据,18至64岁的法国人有0.6%在2014年曾尝试过“裂缝”。
人身攻击、影响公交运转
在罢工动员信中,法国总工会和地铁南线工会谴责12号线安保缺失,导致“地铁员工和乘客身处险境”。
扫描二维码关注道州网
